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节(2 / 2)

加入书签

“大将军对朝廷的安排可有什么意见?”徐荣最后问了一句。李弘迟疑了片刻,缓缓说道:“从这次豫州大战来看,钟繇在颖汝一带的影响力非常大,他一个人就能抵上十万大军,所以我认为把钟繇继续留在豫州统领大军最为合适。襄阳有很多颖汝士人,钟繇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分化和招抚他们,将来,大军打荆州的时候,可以事半功倍,就象这次打豫州一样,可以取得惊人战果。”徐荣沉默不语,眼里露出一丝不以为然。

显然,他已打算豫州大战结束后,把钟繇调回京城了。

“子烈,你让王当撤回武关,让吕布撤出彭城,虽然理由冠冕堂皇,但大家心里都有数,这可能会伤害颖汝士人,激化朝堂上的矛盾。反之,你如果让钟繇继续留在豫州统领军政大权,事情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朝堂上的矛盾会因此缓和很多,这非常有利于大军远征西疆。”徐荣考虑良久后说道:“大将军,飞燕可能不会同意。以钟繇在颖汝一带的实力,只要给他时间和机会,他会在军中迅速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会严重影响我们对军队的控制。如果将来尾大不掉,对我们是个威胁。”李弘摇摇头,

“这只是我的建议,你和飞燕再仔细商量商量。其实,钟繇培植自己的势力,无非是拉拢军中将领,这对军中将领在平叛结束后入朝为卿有很大好处。要知道,本朝自光武中兴以来,颖汝士人一直是朝堂上最大的势力,如果军中有一批将领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啊。”徐荣若有所思。

豫州。五月上,在汉军连续攻击下,平舆城岌岌可危,城内军心涣散。

尤为可怕的,平舆是许阀的根基之地,而许阀和袁阀之间一直仇怨颇深。

最近袁谭又公开抓捕许靖,更是激怒了很多许阀士人,平舆城随时都有叛乱的危险。

袁谭决定撤退。汉军虽然攻打平舆,却没有包围平舆,显然是想逼迫袁谭弃城而逃。

对钟繇来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要想迅速占据豫州全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赶走袁谭,而不是和袁谭在平舆城打个你死我活。

平舆城的东、南两道城门都可以撤退,往南撤不是到荆州就是到扬州,袁谭只能寄人篱下,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而往东撤是沛国,可以把北疆军吸引到徐州边境,迫使曹操和自己携手进退,这样或许还有一线机会守住一国半郡,苟延残喘。

五月初七凌晨,袁谭率军仓惶而撤,急赴汝阴城,做出了南下扬州之势。

钟繇知道大势已定,进城后,请许靖暂代汝南太守一职,安抚各城,同时命令李云率军驻守平舆,请何夔暂代陈国相,并命令子率率军驻守陈县,请刘献暂代梁国相,命令审荣率军驻守睢阳。

自己和彭烈、雷重等人一起,领四万大军随后追击。五月初九,大军赶到汝阴城。

斥候禀报,袁谭大军渡过了颖水河,正在往沛国方向奔逃。钟繇稍加考虑后,即刻书告吕布,我已击败袁谭,攻占了汝南、陈、梁三个郡国,现正在向沛国急进。

不出意外的话,十天之内,我们可以会合于彭城,共击曹操,乘势一鼓而下,把叛军赶到淮河以南。

彭烈很吃惊,

“大人要打徐州?”

“这是打徐州最好的战机了。”钟繇指着地图兴奋地说道,

“徐州东面是大海,西面是沛国,只要攻占了沛国,徐州左翼防线就全部暴露。此刻曹操的大军一部分正在彭城、郯城一线阻击吕布、高顺大人,一部分正在合肥、寿春一线防止江东趁火打劫,而徐州中部的下邳国几乎没什么兵力,形同虚设。我们只要一鼓作气杀到下邳,切断曹操的退路,叛军必然全线后撤,徐州则唾手可得。”雷重脸色微变。

“大人,既然我们要打下邳,你为什么不把实情告诉吕布大人?”

“告诉了吕布,让他持续猛攻彭城,策应我们打下邳,那打徐州的功劳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了。”钟繇笑着点了点地图上的下邳城,

“拿下下邳,攻占徐州的功劳就是我们的。而吕布虽然能趁机拿下彭城,但他的功劳远比我们小得多。”

“大人,如果吕布大人突然撤出了彭城怎么办?”雷重急忙提醒道,

“我们连续作战,连续行军,将士们疲惫不堪,而打徐州下邳又形同于孤军深入,这时吕布大人在彭城、郯城一线的配合极其重要,万万不可为了贪功而行此险着,置数万兄弟的性命于不顾啊。”

“吕布不会撤。现在距离朝廷规定的期限还有一段时间,在没有接到我们攻占豫州的消息之前,吕布也不敢撤军。”钟繇赞赏地看了雷重一眼,郑重说道,

“我们之所以要急速杀到下邳,是因为我们只要做出了攻击徐州的态势并且已经取得了攻占徐州的优势,那么朝廷不得不答应我们攻打徐州的建议,并给我们足够的攻击时间。”彭烈和雷重犹豫不决。

拿下徐州再建功勋的诱惑太大了,而大军的安全又让他们非常担忧,一旦此策失败,麻烦就大了。

“如果吕布大人在彭城打了败仗呢?”雷重突然问道。钟繇呆立良久没有说话。

张绣在南阳战败,主要是攻打宛城的左右两路大军在配合上出现了严重失误。

张绣听我的指挥,而王当听朝廷的指挥,配合上难免出错。但徐州战场上的左右两路大军都听吕布一个人指挥,而且吕布就在彭城前线,高顺也已经杀到了郯城,两军距离只有几百里,可以相互支援和掩护,配合上很难出现重大失误,战败的可能太小了,除非朝廷要求吕布撤军……想到这,钟繇背心一凉,不由自主地出了一身冷汗。

南阳之败,王当未能及时突破丹水一线牵制住叛军兵力,难道是朝廷有意为之?

但我并没有告诉朝廷攻打豫州的详细计策,朝廷怎么知道我就一定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拿下豫州?

难道大将军派我到豫州战场,本意就是想找个借口杀了我,伺机重创朝堂上的颖汝势力?

大将军为了杀我,竟然让一万将士给我陪葬?这可能吗?彭烈看到钟繇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暗自冷笑。

雷重则再次拱手劝道:“大人,还是把详情告诉吕布大人吧。我们杀到沛国后,和袁谭还有一番厮杀,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如果吕布大人反对,大人就放弃;如果吕布大人同意,大人就和吕布大人一起上奏朝廷。不管怎么说,朝廷如果不答应,就算我们强行做出了攻击徐州的态势,还是不得不撤军。我打了十几年仗,胆敢利用军队强行制造有利攻击态势,从而逼迫朝廷修改攻击策略的,大人你还是第一个。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拥兵自重,威胁朝廷。大人,在没有朝廷圣旨的情况下,擅自攻打徐州,你想过后果吗?”彭烈冷笑,

“大人第一次统兵,就敢和朝廷叫板。而且朝廷已经让了一次步,可你得势不饶人,依旧步步进逼,你以为大将军是泥巴做的,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啊?如果换作你是大将军,你会让这种肆无忌惮地威胁朝廷的将军继续统兵吗?你想死,我可不想死,这种就算打赢了也会砍脑袋的仗,我不会打。”钟繇蓦然明白了一件事,他明白袁绍、刘表、曹操、孙权这些人为什么不愿受抚投降了。

自己控制军队,为所欲为,纵横捭阖的感觉太令人神往了。在皇权沦丧,朝廷没有威仪的情况下,州郡拥兵自重太正常不过了。

如果当年自己也象袁绍、刘表一样坐拥州郡,恐怕自己现在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没有统率过军队的人,不会有这种主宰天下的感觉,更难以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巨大诱惑力,而自己也不知不觉坠入了这种诱惑,竟然无视朝廷的威仪了。

大将军为什么能纵横天下,就是因为有彭烈、雷重这些没有任何野心的,或者说就是头脑简单的,但绝对忠诚的部下。

相反,如果象自己这种人多了,估计北疆军早就四分五裂,而大将军也早就逃到大漠放羊去了。

钟繇大汗淋漓。他突然觉得大将军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如果没有大将军单纯的头脑,没有大将军绝对的忠诚,大汉不会开始中兴的步伐。

这或许是大汉能够重新崛起的重要原因。一个人要想抗拒无穷无尽的**,的确太难太难了。

跳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