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四节(2 / 2)

加入书签

天子高兴地答应了,拜他为侍中,随侍左右,空暇时还可以请教请教书画方面的事。

十月的时候,天子有一天请他教授书画技巧,御书房中就他和天子两人。

刘和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把公主的密信呈奏给了天子。天子看后惊骇万分,

“这些罪责都是相国大人所犯?”刘和也不想解释,只说了一句话,

“陛下就长公主一个亲姐姐,她怎么会骗你?长公主骗过陛下吗?”天子摇摇头。

他信任自己的姐姐,姐姐既然说董卓罪恶滔天,国之**侫,那董卓就一定是。

虽然董卓对自己非常和善,非常恭敬,几乎是百依百顺,但就自己所知,大汉国的那些**侫比如赵忠,张让等人,对自己更好。

**侫本人未必是坏人,**侫之所以成为**侫,是因为他们做了祸国殃民的事。

天子还在发愣,刘和却手脚麻利地把书信丢到火盆里烧了,

“陛下,这东西留不得。陛下身边都是董卓的人,如果此事被董卓知道了,陛下就麻烦了。”天子被刘和的举动吓了一跳,一脸恐惧。

刘和接着拿出自己早已拟好的圣旨递给天子,

“陛下,长公主要带着大军到长安来救你,但因为没有陛下的圣旨,无法指挥骠骑大将军的军队,所以臣恳请陛下……”刘和希望天子能想办法在这份圣旨上盖上印玺。

天子摇摇头,自从迁到长安后,他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印玺了。他不知道印玺在哪。

刘和无奈,只好嘱咐天子要保密,此事关系到天子和长公主的性命,关系到大汉江山社稷的存亡,不能当儿戏。

天子似懂非懂地连连点头。刘和失望地出了宫。他本来也没指望在这道圣旨上盖上皇帝信玺(用于发兵),这个重要的印玺肯定给董卓控制着。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董卓竟然把天子随身携带的皇帝之玺(用于赐诸侯王书)和天子之玺(用于事天地鬼神)也拿走了。

刘和灰心丧气,跑到同僚侍中种辑家喝了个酩酊大罪。酒喝多了,难免失控。

刘和不慎泄密。第二天酒醒之后,刘和惊喜地发现种辑竟然给他拿来了一道盖着皇帝之玺的空白圣旨。

刘和猛然醒悟到自己泄漏了秘密,不禁魂飞魄散。种辑笑着说,你放心,这事就我知道。

你下次不要喝酒了,太危险。董卓现在非常信任我,相国府中的许多事我一清二楚。

印玺都在董卓手上,他不在长安的时候,就留几道空白圣旨给刘艾,以备急需。

我和刘艾乃是莫逆之交,只要我有足够的理由,向他要一张空白圣旨还是可以的。

你快走吧,把这道空白圣旨交给长公主后,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刘和憾激不尽,当天就带着侍从逃出了长安城。

因为李弘和董卓已经决裂,到河东的路全部被封锁了,所以刘和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渡过黄河。

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待在关中越来越危险,刘和随即决定南下出武关,先到南阳,然后再绕一个大***回晋阳去。

董卓和袁术也在打仗。而且打得很激烈,武关也封锁了。刘和侍从们只好翻山越岭而过。

一路上吃尽了苦头,赶到宛城的时候,一行人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流民了。

袁术大笑,

“子安,这趟你要是死了,可是白死了,一点价值都没有。”袁术随即把长公主在晋阳建朝,太傅刘虞南下晋阳朝廷主政的事说了一下。

刘和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真的假的?你不会拿我寻开心吧?”

“虽然我还没有接到晋阳方面的消息,但骠骑大将军府的田畴应该不会骗我。”袁术笑道,

“田畴说,十二月初,长公主要在晋阳建朝。如果他没说错,过完年,我就能接到消息了。”刘和大为兴奋,指着自己怀内的空白圣旨说道:“那这道圣旨就价值连城了。长公主有了这份天子的承制诏书,可以名正言顺地代行天子事,可以拜封公卿百官,晋阳朝廷可以完全代替长安朝廷。太好了,我马上就走。”袁术笑道:“以我看,你还是暂时待在南阳吧。目前董卓的大军正在鲁阳、阳翟一带和孙坚、孔伷、纪灵的大军交战,路上非常危险。”接着他把骠骑大将军李弘要攻打洛阳,拟定三面夹攻,中路取胜的攻击之策对刘和解释了一下,

“打下洛阳后,晋阳朝廷肯定要迁回京都,所以你大可不必冒着生死危险再长途跋涉。你可以待在这里,将来可以直接进京向长公主宣读天子圣旨。”刘和想想也是。

路上要是出事了,这一趟真的白跑了,这道空白圣旨还不知道好了谁。

十二月下,冀州,邺城。韩馥回到冀州后,立即接到了袁绍的书信。袁绍在书信中说,当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皇统被篡,先帝蒙羞,朝廷为**侫董卓所挟持,形同虚设。

虽然长公主在晋阳另建朝廷,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早日铲除**侫,平定叛乱,振兴社稷,我和刘岱、王匡、袁遗等十几位州郡大吏准备拥戴幽州牧刘虞为帝,重建朝廷。

恳请文节兄以大汉社稷为重,早下决心,共襄大举。韩馥非常震骇,心里忐忑不安,举棋不定。

早在年初举事时,袁绍和他就在一起商量过,如果讨董成功,皇统该由那一位藩王继承。

但由于骠骑大将军李弘不愿意出兵讨董,此事随即被搁置。现在李弘出兵讨董了,长公主也在晋阳建朝了,一切看上去开始步入正轨了,这时候袁绍却突然杀出来,联合其他州郡大吏要求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袁绍再一次重申了为什么要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的理由。这些理由表面上看上去冠冕堂皇,但说到底,就是怕当今天子将来蓄意报复,杀了袁阀全族和当初举事的大臣们。

袁绍还详细列举了刘虞继承皇统,登基称帝的诸般好处,但在这一连串华丽词藻的下面,韩馥看到的不是振兴社稷,而是祸乱和血腥。

韩馥胆怯了,他考虑再三,无法下定决心。府内的几位亲信僚属对此事也是意见不一。

刘恭说,刘虞和大人相交多年,他是什么人,大人应该很清楚。刘虞只是宗室,不是藩王,他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统,他也不可能答应做皇帝。

袁绍此举,显然是别有用心。

“袁绍到底想干什么?”

“他想控制长公主和晋阳朝廷。”审配说道,

“现在不论大人是否答应此事,袁绍和冀、兖、青、徐、豫等州郡大吏都会派出使者到晋阳,上表要求拥戴刘虞为帝。大人你想想,此事发生后,刘虞还能待在朝中主政吗?他一定会离开晋阳。刘虞离开晋阳后,继任刘虞主政的一定是大人你。也就是说,大家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大人在背后操纵,大人想独揽晋阳朝廷的大权。这种流言传开后,大人还能到晋阳主政吗?大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只好放弃。然后呢?然后各地州郡会推荐袁绍到晋阳朝廷主政。”

“这时问题来了。骠骑大将军打洛阳需要粮饷,他肯定能接受大人到晋阳主政,但袁绍就不行了。袁绍有什么资格到晋阳主政?他不过就是一个渤海郡的太守而已。于是,晋阳朝廷就成了骠骑大将军的。如果骠骑大将军主政,天下州郡想必没人愿意听从,包括大人你。如此一来,好事成坏事,社稷更乱了。大人难道愿意眼睁睁地看着社稷倾覆?”

“所以,大人无需犹豫,直接向晋阳朝廷摆明态度。冀州关系社稷兴亡,国家权柄当然应该由大人来主掌。”韩馥心有所动。

跳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